网上展览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档案文化 >> 网上展览 >> 正文
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沿革
作者:肖俊春     编辑:肖俊春   发布:2024年10月04日 14:05     点击量:

原孝感教育学院发展沿革

孝感教育学院的前身是孝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,其校址是原孝感县卧龙公社河口高中。1979年下半年河口高中迁走,在此基础上筹建孝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。1980年2月由孝感地区行政公署批准,正式成立孝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。担负全区教师、校长的进修和培训任务。1981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,改名为孝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,副县级建制,由省教育厅和孝感地区行政公署双重领导。1986年6月,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,由湖北省教育委员会、湖北省计划委员会下文,将原孝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孝感教育学院。1989年确定为正县级建制。

1983年2月成立学院党委,由陶鼎诚任党委书记兼院长,李高润、陶太椿任党委委员、副院长。12月,冉贤治任党委书记兼院长。陶鼎诚调回教育局。

原孝感教育学院发展沿革


原孝感市卫生学校发展沿革

1950年10月,孝感专署卫生科以专署人民医院为依托,先后开办了医士、护士、血防、助产等专业班,学制三到六个月,这就是孝感地区卫校的前身。1951年初,由专署卫生科筹办“湖北省孝感护产学校”。四月建校工作展开,校址选在城关镇东门“积善堂”,另修两间教室,正式挂出学校的牌子。学校行政领导由原短训班指导员担任,业务负责人及教师则由专署人民医院院长、护士长和医务人员兼仁。因受五四年特大水灾的影响,1955年初,经费奇缺,加上本身办校条件差,根据省里“调整指示”,学校与“武汉市红十字会助产学校”合并,直至五七年。

1958年,学校与同年兴办的“孝感大学医学专修科”联合组成“孝感医学专科学校”,挂“医专”和“卫校”两块牌子。随后,校址从城关东门内迁到北门外。1960年,孝感地区与武汉市合并。“孝感医专”更名为“武汉医专”'孝感卫校”与“武汉市卫校”合为一体。

1961年6月,恢复孝感地区,学院随之易名。

1963年,学校更名“湖北省孝感卫生学校”。

1971年学校隶属地区民卫局领导。

1983年前学校招收高中生,学制为两年。1983年起改招初中毕业生,学制为三至四年,1985年9月,学校从教学需要出发,将1977年建立的门诊部发展成为附属医院。

1993年,学校更名为孝感市卫生学校至1998年3月,其后,合并组建了孝感职业技术学院,主要负责人先后有陈良、段子成、王锡钟、欧阳鲁川、李维民、张恩波、张秀儒、褚金南、钱世坤和汤光宗。


原孝感市财贸学校发展沿革

原孝感市财贸学校是一所财经类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,建校始于1949年,前身是孝感专署财经干部学校,主要是培训财经部门的计统人员和机要员,重点解决上下级计统数字的密码传送的基本功和操作技能。干部和教员主要来自专署工商科和八大支行的业务骨干。当时是借用地委党校的校园及其他教学设施。

1953年,孝感地委、行署决定在此干部培训班的基础上,成立“孝感专署败经干部学校”,在孝感后湖之滨,划出约30亩荒地作为校址,学校开始正式办学,招收干部学员。首任校长由当时的地委常委分管财贸工作的副专员廖盛敬兼任,张维中任副校长。

1959年,由于地市合并,“孝感专署财经干部学校”被并入武汉财贸学院(一说为武汉财贸学校)。

1964年1月,学校复校,更名为“孝感专署财贸学校”,校长由地委常委、分管财贸工作的副专员古博担任。迁址于孝感文昌阁。

1973年上半年,孝感地委和省财贸办公室决定恢复财校,“孝感专署财经干部学校”更名为“孝感地区财贸学校”,5月,派张志谱同志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。后随孝感“地”改“市”更名为“孝感市财贸学校”。主要负责人先后有腾跃云、李本初,1998年开始招收高中入学的大专生。


原孝感市机电工程学校发展沿革

学校原名为“孝感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”。1975年10月经湖北省革命委员会《鄂教19750119号》文件批准成立。学校隶属孝感地区农机局领导。正县级建制单位。设农业机械化专业,学制初中毕业生三年,高中毕业生二年半。办学规模每年100人,另外,每年办干部短训班若干期,负责培训各县市主管或兼管农机的乡镇长、农机站长等管理干部,这一时期培养普通中专毕业生500余人,矩期培训500余人。

学校主要负责人先后有:林建国、娄楚城、王世仪、林国虽、胡仕桥。

关闭

Copyright ©2024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档案馆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 

馆 址:湖北省孝感市玉泉路17号南区图新大楼 电话:0712-2867851 传真:0712-2868250 

鄂ICP备10208586号-6  鄂公网安备 42090202000119号